|
楼主 |
发表于 2020-12-24 17:41:57
|
显示全部楼层
胡先生楼顶绿化环境宜人,未出现纰漏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摄
全市屋顶绿化率只有0.5%左右,现有一些绿化处置不当反受其害
日前,广州多处高层住宅甚至是CBD珠江新城的高档楼盘都爆出天台违建,引起舆论哗然。既能避免违建,又能增加绿化,数年前市政府制定的天台绿化规范,如今看来似乎具有明显的前瞻性。
荔湾区金盈居响应市政府的号召,鼓励居民在屋顶搞绿化,但结果业主却陷入了恐慌——小区天台出现了6条裂缝,多户业主家中变成“水帘洞”。
从2007年开始,广州市正式实施《屋顶绿化技术规范》,对住宅屋顶绿化提出了明确要求,但时至今日,广州市屋顶绿化率仍只有0.5%左右,远远落后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。如何利用好楼宇屋顶这个公共空间?屋顶绿化是否可行?近日,在“新浪乐居”举办的一场“华南城市论语”论坛上,专家、业委会主任、居民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激辩。尽管各有分歧,但有一点似乎毋庸置疑:由于缺乏政府引导,广州的“屋顶绿化”已渐入怪圈。
现状篇
天台绿化六年后出现裂缝
荔湾区金盈居的屋顶绿化工作早在8年前已经开始,是当时广州为数不多利用屋顶复绿的小区。这个由两栋20层高的住宅楼构成的小区拥有一个1500多平方米的公共天台,“当时政府倡导要在天台增加立体绿化,小区居民都觉得挺好,特别是一些长期受到高温煎熬的顶层住户更是大力支持。”小区业委会主任练伯回忆。在住户们的倡议下,一些住在顶层的住户开始利用天台种瓜种菜。几年下来,天台近三分之二的地方已是一片绿油油。
天台绿化后确实为小区居民带来不少好处,顶层住户的室温普遍降了好几度,居民也愿意上到绿色盎然的天台上散步。然而在好处背后,一场危机悄然而至。
从前年开始,天台渐渐出现裂缝。住户们一开始没放在心上,直到今年七月份,不同楼层共数十户家中出现不同程度渗水,其中顶层住户天花板出现大面积渗水,有底层住户家中甚至出现污水倒灌,地板、墙体被浸泡。住户们这时才发现天台早已出现了6条长约3米、宽达20厘米的大裂缝。
事后,相关检测机构告诉居民,由于天台长期种植大量植物,受力及干湿不匀,导致天台裂缝越来越大,而植物的残枝败叶则把下水管道堵塞,积水又从裂缝中顺流而下,最后排到了各家各户。在专业机构的介入下,如今6条裂缝已经填上,小区业委会为此付出了较高代价——他们不仅要支付维修费用,还要对各层受灾业主的损失进行赔偿。
近日,小区业委会形成一个决议:小区天台不能再种花种草。该决议得到了包括顶层业主在内大部分业主的支持。
不同意见业主争执不下
在海珠区锦丽街锦丽居A9栋天台,记者看到天台上种满植物,地上摆满了各式花草盆栽,有些户主还搭起藤架。不大的天台被划分成5个部分,被5户业主“占领”,大家都在自己的“地盘”围起篱笆,安门上锁,外人不能踏进半步。记者还闻到一股浓烈的臭味,发现有人把吃完的鱼骨丢弃在天台上面,惹来成群蚂蚁。记者还见到天台上养着一只猫及一只公鸡。
顶层住户向记者诉苦:由于天台堆了这么多东西,导致老鼠出没,给他们造成很大困扰。“不仅惹来老鼠,禽鸟的羽毛到处飞舞,异味也很重。H7N9流行的时候,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家人的健康。”一位业主告诉记者,“农场主”是一位住在顶楼的业主,鸡和鸽子已经养了好几年。现在,他们家的房子卖了,人也刚刚搬走,但是鸡棚还没清理。
而拥有着一处“小花园”的姜先生则对报料的业主意见很大。“我们如果不在天台上种些花,根本就没法住,太热了,管理处那边也是同意的。”姜先生提出,他怀疑就是这些不满他们种花的业主毒死了他养的猫。据了解,姜先生为治鼠害,特意在天台上养了4只猫,后来有两只莫名其妙失踪,最近又发现有两只被毒死了。
锦丽居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说,他们早在10年前就知道A9栋天台的情况,但试过各种方法,都不能彻底化解业主之间的分歧。A9栋起了头后,别栋的业主也纷纷效仿,天台小花园和小农场越来越多。
整饬得好,能成怡人之处
对于天台农场,喜欢的称之为天台绿化,不喜欢者则直斥为违章建筑。如何界定?业主如何和谐相处?街坊们心里自有一杆秤。
天河公园附近的一栋15层小楼的天台绿意盎然,既有桂花飘香,也有水池假山,家住15楼的业主胡先生是天台菜园园主。到了收获季,紫贝、菠菜、红菜苔、芥菜、豆角都吃不完。
天台既然是公共场所,自然也要对外开放。自产的瓜菜到了吃不完的时候,胡先生总会挨家挨户送上一些。初冬时节,胡先生还会邀请小区的业主一起到天台上打边炉。胡先生告诉记者,每年中秋节更是大厦业主联欢的好日子,街坊们会带上自己的食物到天台上,一边赏月一边分享。
8年前,胡先生和几个高楼层的业主共同开发了楼顶天台,虽没有划分界限,但大家都很守规矩,布置着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。邻居搭起种瓜的凉棚,胡先生就砌了一个养鱼的水池。
至于是否属于违建,胡先生认为,即便是假山和水池都是在屋顶的隔热层上加建的。在防水和防蚊虫方面,邻居们都做了充分的措施。物业管理处在业主施工期间,也曾多次前来监工。事实证明,这些工程至今仍是经得起考验的。
编辑: 王燕子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