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闽越后裔
好吃吗?好吃!长相很美。他有花生的清香,又特别的清甜和爽脆。菜市里没有踪影,很多人闻所未闻,只有一些高档酒楼里会有这盘菜(2011年春节,汉口华南冷冻食品批发市场里是7元一斤)。用“花生芽的营养价值”百度,可以看到更详细详细介绍,我只提要介绍两个要点:
美国和我国台湾等地的科学家研究发现,花生发芽后的白藜芦醇含量大增,比花生要高100倍,比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高出几十到上百倍。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它的抗氧化特性,保健价值极强。白藜芦醇属重要的植物抗毒素,其抑制癌细胞、降低血脂、防治心血管疾病、抗氧化、延缓衰老等作用明显,被喻为继紫杉醇之后的又一新的绿色抗癌药物,
中国农科院王德槟研究员指出,只有那些健康无毒未发过芽的花生,才会在人工培养过程中顺利发芽,而那些霉烂变质过的问题花生根本不会发芽,所以用人工发芽方法培育花生芽,恰恰起到了自然筛选的作用,可以百分之百地将那些问题花生剔除出去,因此,食用花生芽及其制品,是各种花生食用方法中最安全健康的吃法。
花生芽的难点及对策
最初试着象发绿豆芽一样制作花生芽,结果很惨:泡了两天后,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堆腐烂发臭的花生,还有黄曲霉素。
我的气来了,我的兴趣也来了。持续摸索以后,花生芽变成了家里常吃的佳肴。而且我也体会到:花生芽的制作难度比绿豆芽大,但不是不可逾越。
难在哪里呢?
1、花生仁可以榨取花生油,可见油脂含量很高,所以一旦水泡膨胀以后,就会呼吸发热,尤其在夏天如果没有散热的措施,种苗就会腐烂。
2、不是所有的花生都能同时出芽。花生的发芽期最少也需七天。那些不能发芽的花生混杂其中,也会腐烂感染群体。
培育花生芽,要过两关:温度关和选种关
要度过温度关,最简单的就是选择制作季节:温度在摄氏24至28度之间。低于此温度的要适当加温,高于此温度就要适当降温。
选种关就要把那些不能出芽的花生剔除出来,总共要经过三次筛选,一次比一次严格。下面就详细介绍;
第一步 初选(面试)
就是“以貌取豆”:
后来发现在菜市买刚出土的带壳花生,出芽率更高。剥好的花生米,基本上不去碰了。
二选(精选)
将初选过的花生泡在清水里,数分钟后,把那些浮在水上的花生剔除.。
这些“轻浮”的花生仁内密度不高,在长达七天甚至更多的发芽期内非但不能提供充足的养料,还会逐渐腐烂,殃及其它正常的子实。所以也不能要,也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吃了吧。
继续浸泡8-12小时以后,体积已经比原来膨胀了将近一倍。换水再平铺在盆里,让花生一半泡水一半接触空气。
再经过8至10小时,可以看到花生头部开始露出白色小芽,当然也不是芽而是根。
等到芽长到5-8厘米时,再做最后一次选择。那些出芽的花生已经具备了继续发育的条件,而且也不会出现霉变了,我们要做一次移栽。
定根(二次移栽)
先准备好另一个发芽盘,这个盘的盘底要适当增高。目的是让花生根部有一个生长空间。接着将发芽的花生根部朝下插进盘内的小孔中,排列越整齐越好。(图16)
关键的几步已经完成,现在就是定期喷水保湿。在此期间仔细观察会看到:先是花生的主根在逐步伸展,然后分出越来越多的细密的支根。与此同时顶部的花生也在逐渐伸开主茎也在逐渐增高。
当花生长到一定高度时,可以轻轻地把花生的外皮捏下来。否则当湿度过大、植株过密时,外皮也会引起霉变。
喷水操作不变,从图中
我们可以看到,花生芽每天都在变化,越来越可爱。
等到花生主茎长到7到8厘米时,就可以采摘了。但是花生的生长进度差别较大,最多可以相差三天。最好是分期采摘,先期采摘的可以放在储物盒里冷藏保存。
全部采摘以后,用水清洗一下。可以食用了。
花生芽虽然有筷子粗细,但是脆嫩可口,口感不亚于任何一种菜心(菜苔)。加上肉丝用来热炒或者焯水凉拌皆可以。不过不要和大蒜、酱料一起加工,以避免辛香过重掩盖它本身特有的清香。它的根部白藜芦醇应该很高,可以用来煮水喝,略带轻微苦味。
两片花生仁最好揪下来,长期吸水的花生这段时间已经产生了化学变化,难以咀嚼。拿来沤肥或是喂蚯蚓应该不错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yzci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124379 |